【中國禮品網訊】中國家電品牌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狀態,以TCL為代表的家電企業紛紛進軍國際,憑借強勁的海外業務表現迎來增長高峰,為何海外市場熠熠生輝,而國內市場卻萎靡不振?面對海外銷量的持續增長,國產家電品牌將如何重新布局?迎接產品轉型的瓶頸期,又該如何巧妙運用互聯網思維?
這里,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,將詳細解讀一線家電品牌如何轉型。
談困境:國內市場增長乏力
媒體:您跟我們分析一下,具體在彩電業務受到了什么樣的沖擊?
李東生:今年上半年彩電業務表現沒有達到預期,從市場環境來看,一是國內市場消費需求的增長動力不足,國內市場上半年的銷售大概下降了8%。
一個就是去年6月份開始,國家節能惠民補貼政策退出之后,之前的消費被提前釋放了,國內大的市場銷售環境不太好。
另外,整個產業處于一個轉型,企業要適應這種轉型的變化,還需要一點時間,這個產業也有一些新的加入者,像IT的聯想、小米、樂視,它們都在做彩電,這個對我們傳統的業務也有一定的影響。
媒體:TCL在美國市場達到這么高的增長是怎么做到的?
李東生:這一點是我們多年努力的結果,十年前我們有兩個大的跨國并購,彩電并購了湯姆遜,手機并購了阿卡特,經過十年的努力,彩電和手機在全球市場都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地位。
去年我們在美國賣了500萬臺智能手機,估計今年能夠達到1000萬臺以上,所以美國這一塊銷售的大幅增長,拉動了我們整個手機上半年的增長,幅度創了一個新高。
談轉型:非智能家電將被全面取代
媒體:就2014年來說,您認為中國民營企業家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什么?
李東生:今年從我們這個產業來看,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幾個方面:一個是市場需求增長依然沒有達到預期,國內市場的需求增長乏力。
第二,目前面臨一個轉型的挑戰。我們主要的產品,像以彩電為代表的多媒體電視產品,手機、平板電腦通訊產品,以及家用電器,現在都面臨轉型挑戰或者是機遇。
智能互聯網技術必須能盡快導入產品中,而且能夠做到領先。另外,能針對用戶的需求,開發或者整合相應的一些應用。
比如說智能電視,除了看電視之外,還能給用戶提供其他的一些應用價值,比如視頻服務、教育內容的服務、社區的服務,甚至遠程的視頻通訊服務等等。
手機更加是這樣,我相信手機當中的智能產品,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,將會完全地取代非智能產品,用戶除了通電話之外,還能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服務,而且很多商業活動,也會借助多媒體智能終端和移動智能終端來拓展業務。
談互聯網思維:“產品”+“服務”新模式
媒體:您覺得傳統的這些制造商,如果不添加互聯網基因的話,就真的會死嗎?
李東生:在我們這個產業是一定要的,就產品技術經營來說,“智能+互聯網”的轉型在過去幾年已經發生了。
今年我們做了一個很重要的發布,就是“雙+”戰略轉型:產品經營向“智能+加互聯網的產品的轉型,要建立一個“產品+服務”的新商業模式。
現在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視,都是把智能技術放到當中,而且能做各種互聯網的應用服務。
另外,以往我們就賣產品,現在經營好產品的同時,還要通過服務來經營好用戶,所以我們是“產品+服務”的商業模式,產品賣去用戶那里是另外一個新的業務的開始,我們能夠給用戶持續提供各種各樣的有價值的增值服務,以此給用戶帶來價值,帶來新的價值增長。